学校现有市厅级以上科研平台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1-06
阅读量:
序号 |
级 别 |
名 称 |
年 份 |
授予单位 |
1 |
省部级 |
汽车智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2019 |
教育部 |
2 |
省部级 |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隧道安全预警工程研究中心 |
2021 |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3 |
省部级 |
共建新一代交通基础设施绿色智慧建管养技术及产业化创新联合体 |
2021 |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4 |
省部级 |
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智慧绿色港航建设创新联合体 |
2022 |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5 |
省部级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下破岩工程研究中心 |
2022 |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6 |
省部级 |
广西壮族自治区石化产业高端沥青基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
2023 |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7 |
省部级 |
广西壮族自治区基础设施三维数字孪生工程研究中心 |
2023 |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8 |
省部级 |
广西壮族自治区港航数字工程研究中心 |
2023 |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9 |
省部级 |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能源车用混合动力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
2023 |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10 |
市厅级 |
广西交通运输行业内河绿色智慧船舶研发中心 |
2023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
11 |
市厅级 |
广西交通运输行业公路碳达峰碳中和重点实验室 |
2023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
12 |
市厅级 |
广西交通运输行业安全与应急处治技术重点实验室 |
2024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
13 |
市厅级 |
广西交通运输行业膨胀土力学特性及工程长期稳定性野外科学观测站 |
2024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
14 |
市厅级 |
广西交通运输行业交能融合研发中心 |
2024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
15 |
市厅级 |
广西交通运输低空智能融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联合体 |
2024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
16 |
市厅级 |
广西交通运输绿智融合轨道交通科技创新联合体 |
2024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
17 |
市厅级 |
中国—东盟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学院 |
2024 |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
18 |
市厅级 |
中国—东盟智慧港口综合枢纽技术创新学院 |
2024 |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
19 |
市厅级 |
广西低空交通创新应用中心 |
2024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
20 |
市厅级 |
筑路技术与筑路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19 |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
21 |
市厅级 |
钦州市高性能沥青先进制造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20 |
钦州市科学技术局 |
22 |
市厅级 |
南宁市新型生态护坡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22 |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