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部(处) 讯 关文莉/文 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心理育人工作,要求积极响应国家及教育部关于防疫心理干预和心理支持相关文件精神。学院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将心理育人与网络育人相融合,围绕“心理科普宣传”“实践教育活动”“专题讲座辅导”“全面测试排查”等方面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心理育人工作。
开通云端科普,给你贴心守护
疫情期间,学院心理育人工作阵地迁移到网络平台,推进“传统+创新”逐级发散的宣传教育模式,充分发挥网络阵地宣传教育工作优势,一周一主题,持续通过微信公众号科普心理健康知识,共发布心理推文28篇。学院共有15名老师参与录制优秀心理课堂,并推送心理微课进班级,发放5000份心理知识宣传手册,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保健意识,组织多样的云端心理实践活动,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拓展育人平台,全员齐心抗“疫”
我院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陆续推出“线上心理知识竞赛”“温暖全家福征集活动”“心理征文比赛”“心理漫画比赛”“心理系列课堂”等19项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丰富的云端心理活动“自选套餐”,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性,活动覆盖率达100%。除了学院心理中心统筹设计的各项活动外,学院还充分激励并支持各系和学生社团组织举办特色品牌活动。各系举办的“一系一品”心理活动如“种花日记大赛”“书法比赛”“励志名言征集活动”“恋爱心理讲座”等,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提高了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也充分发挥了各系和学生组织的创意。
![](/__local/2/B8/6F/706CDC70BA4C5D32D907D98E6BD_F77D81F1_1A1D8.jpg?e=.jpg)
实施全面排查,精准关爱帮扶
在开展系列心理云端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同时,学院发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测试,发挥院系联动机制,每月报送汇总心理重点关注学生情况,及时会商,形成“一人一案、一月一报”的心理台账,密切及时地把握学生心理动态。通过主动测试与全面排查,排查出357名需关注的学生,并制定相应干预方案,做到“提前预防、尽早发现、及时干预”,对重点关注学生进行“点对点”关怀帮扶、做实做细心理关注、精细化排查心理危机风险,精准传递关心关爱。
举办专题培训,提升“育心”能力
为给学院心理育人工作队伍“充电赋能”,一是提供丰富的线上专题学习资源,结合学生封闭管理学习生活的特点和毕业季的重要节点精选推荐云端讲座课程,持续推送云端讲座、在线课程,开展专题辅导;二是组建心理帮扶队伍,开展心理危机专题培训并围绕系部心理工作站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经验进行交流;三是组织学习朋辈心理助人知识,学院还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及宿舍长等学生朋辈力量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学校通过腾讯会议进行“云”培训,提升朋辈学生心理自助能力,引导学生“自助助人”,并开展“朋辈辅导先进工作者”推选活动,鼓励学生为学院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__local/2/C2/F8/3135C4CE98D5F5BE7DD706BFACF_FF9F362A_15E5E.jpg?e=.jpg)
今年我院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充分挖掘网络育人的资源,围绕抗疫期间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及需求,集学校“全员”育人队伍之力,渗透“全过程”的学生心理发展,发掘“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落实推进“三全育人”的长效工作机制。通过今年“525”云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尝试,学院以云端心理抗疫之形,成三全心理育人之势,为持续推进新形势下学院心理育人工作奠定了有力基础。
(编辑:张丽梅 审核:黄红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