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部 陆肖乐、袁宁/文)近日,学院温宗胤书记、李文勇院长的“战疫情,同领悟,共成长——思政课战疫小课堂”系列微课给全院师生带来了鼓舞,送来了期盼。通识教学部为落实学院教学部署安排,立足教学岗位,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用实干担当回应学院殷切期盼。
竞技“云端”第一课堂实干担当
云端“体育课堂”的开设,是通识部用实际行动响应学院“停课不停教”号召的一次大胆尝试。从部门领导班子部署到体育教学团队集思广益,全体成员立足岗位大胆实践。
作为教研室里的一名党员教师,莫沉老师勇挑重担,在教研室主任曾忠文的大力协调下用了近五天时间,完成学院2019级共计129个班近7000名学生的体育专选课程名单匹配。同时,完成了课程方案、课堂设计、作业库等海量教学资料的匹配及导入工作,极大保证了课程的顺利开展。
莫沉老师说:“温书记在给学生的寄语中说,网上学习给同学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学习窗口,希望大家提高自律认真学习。其实,对老师而言,又何尝不是一次新的挑战。作为老师,如果不敬畏课堂、自觉践行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我们怎么对得起认真学习的学生,怎么对得起学院领导的殷切期盼?”
莫沉老师在匹配教学数据
海量数据、原创教学视频仅仅是老师们的课前准备工作。课后大量视频作业的批改则是确保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体育教师们几乎每人要在三天时间内完成近500名学生视频作业的批改评分,这或许是体育网课与其他课程最大的不同。第一节空中体育课结束,学生们踊跃发回作业,有学生留言说,因为春耕,他干农活马上就回家录作业发给老师。尽管每个学生的视频只是短短1分钟,但要针对每一个学生完成动作的情况作出正确留言和评分。除了要有好眼力外,更考验着每一位老师的体育专业教学水平。
学生积极学习
有着几十年教龄的卢志钦老师在批改完作业后说:“脖子酸,眼睛也有些受不了,可是学生提交作业很积极,我们辛苦也值得。”赵睿老师说“网上批改视频作业任务的确不小重,但是特殊时期,我们老师也要自己加油给学生做好表率。”
“疫路”实干 第二课堂“润物无声”
通识课程属于隐性教育,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才能彰显通识课润物无声的作用。部门打造的“一课一社一品牌”品牌优势也发挥了大作用。
翟永华老师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利用啦啦操协会的QQ群,坚持每天自编自拍自录的有氧健身操视频带领学生坚持健康打卡。她说:“作为学院的五星社团,我们的成员‘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学院李院长指出,学校就是要通过学生的力量去辐射他们的家庭,带动鼓舞他们的家庭坚定抗疫信心。作为社团指导老师,我希望用体育的进取、拼搏精神让学生们感受到学校的关爱就在身边,让她们带着这份感恩,用乐观向上、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鼓舞自己和家人!”
翟永华老师利用社团QQ群带领学生打卡
这就是通识部体育人的精神,默默无闻却又润物无声。他们是交职院体育教学团队的缩影,更是通识部全体教师的缩影。“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正因为这样一群人的默默付出与坚守,在全国大学生田径竞标赛接力冠军的领奖台上、在全国啦啦操大赛第一名的颁奖台上、在广西大学生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的成绩册上,在广西学生运动会羽毛球混双冠军的领奖台上,总有交院师生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在学院师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疫情阻击战的“战场”上,通识人同样会交出不负学院期盼的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