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退休党总支 讯 龚春鸣/文 航海工程学院/图)校史,是一所学校最为厚重的“红色家底”,以历史衔接当下,在校史中充分找寻与今日青年师生、当前学校发展产生共鸣的可能,成为我校“五老”宣讲团讲党史讲校史的重要“打开方式”。
10月14日上午,学校“五老”宣讲团走进航海工程学院,与青年师生“忆苦思甜”讲校史话初心,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__local/2/3A/82/27ECACF5B98EF4DFA0344771293_CD8F4719_22195.jpg?e=.jpg)
宣讲在航海工程学院退伍学生们嘹亮的《人民战士忠于党》歌声中来拉开帷幕。这支由海陆空不同军种退役学生组成的队伍,展示了交院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教师,我始终以这个信念勉励自己”汽车工程学院退休老教师汤富强回忆起在“二五”车队工作及昆仑校区办校初期那段难以忘却的峥嵘岁月,动情地和在场的青年教师及学生分享共产党“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生动实践,勉励青年教师砥砺品格,锤炼本领,更好地为同学们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__local/4/7F/72/60856E308BE54E83FF39476D6BE_E8069806_2FA3B.jpg?e=.jpg)
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读大学的插队知青,原学校工会主席伍建军结合自己学习、工作经历,特别是多年学生管理工作的经历,为青年师生打气鼓劲,勉励同学们苦练本领,坚定“四个自信”,更好地在交通强国建设中担当作为。
“我是港口专业毕业的,和大家所学的专业很相近”路桥工程学院退休老教师李上红一句话瞬间拉近了和同学们的距离。随后,李老师就专业发展,职业规划和同学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怎样把青年的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通识部人文教研室退休教师周而冬以1998年带领同学们参加抗洪抢险的小故事为切入点,生动地向同学们阐述“志存高远,改革创新,担当实干,追求卓越”的交院精神,勉励青年学子要从学党史中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在学校史中体会和传承交院精神,知史爱党、知史爱校,常怀为民之心、报国之志,找到人生价值、明确奋斗方向。
“精神受到了洗礼”是00后退伍大学生韦超越听完宣讲后的第一感受,“我们青年一代见证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奇迹,见证了抗疫斗争彰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大战大考中更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伟力,更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也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要自觉扛起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赓续共产党人红色血脉,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__local/D/D1/83/E25F3D3F0CECAE2A1422738BA57_578C263F_26ED6.jpg?e=.jpg)
入党积极分子,2021级机电船舶专业学生蒋艺文说:“听了老前辈们的宣讲,我对学校历史、交院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越是身边人、身边事,越容易直击心灵、触动神经。以校史中的“小素材”为“小切口”撬动爱党爱国爱校的“大主题”。老同志们充分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和在校工作经历,带领青年学子重温党史,细数校史,生动形象的宣讲让青年重温为民初心,轻松热烈的交流将红色基因融入青年血脉,营造了“学史爱校、家国情长,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良好氛围。
(编辑:韦科友 审核:苏 江)